首页

欧美男奴调教

时间:2025-05-24 08:31:46 作者:江西省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浏览量:80176

  中新网普洱8月6日电 (黄兴鸿)6日,2024年老挝华裔新生代“游学普洱”活动启幕。来自老挝南塔省、丰沙里省的39名华裔新生代,将在云南省普洱市进行为期4天的交流研习,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的普洱市“一市连三国”,与老挝、越南、缅甸山水相连。

图为老挝华裔新生代参访中国老挝民间经贸文化交流中心。黄兴鸿 摄

  当日的启动仪式在位于普洱市思茅区的中国老挝民间经贸文化交流中心举行。普洱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主任罗海英在启动仪式上介绍,在普洱,大家可以看到迷人的自然风光,感知深厚的文化底蕴,探寻古老的茶道。希望老挝华裔新生代在游学过程中,用心去感受、去学习、去成长,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的文化和历史,不断丰富自己,为促进中老友好交流和共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中国老挝民间经贸文化交流中心,老挝华裔新生代聆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座,学习唐诗宋词等知识。

  “我从小就喜欢唐诗宋词,在普洱,听了歌曲《但愿人长久》,觉得苏轼的词特别优美。”来自南塔省的17岁华裔青年刘小银介绍,此行她会拍美图和视频,回国与亲朋好友分享所见所闻。

图为普洱市民族中学的学生教老挝华裔少年写书法。黄兴鸿 摄

  在普洱市民族中学,老挝华裔新生代学习书法、绘画,与该校学生开展篮球友谊赛,一起手拉手打歌。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书法特别有意思。”来自丰沙里省的12岁华裔少年阿花学习书法后,表示以后要继续学习。她介绍,多年前就到过普洱,此次故地重游,发现普洱交通更便捷,城市更繁华。

  来自南塔省的18岁华裔青年福康,在普洱市民族中学认识该校的双胞胎学生周双丝、周双婷。“她俩长得一模一样,教我如何握毛笔、写书法,现在我们成了好朋友,相互留了联系方式,以后会经常交流。”福康开心地说。

图为福康(中)与普洱市民族中学的学生周双丝(右)、周双婷(左)合影留念。黄兴鸿 摄

  活动期间,老挝华裔新生代将走进普洱市思茅区、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研习茶文化、探访普洱市博物馆等。

  本次活动由普洱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主办,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老交流合作。(完)

【编辑:李润泽】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夏威夷大火成美国现代史上最致命山火 起火原因或涉及电力公司

广元2月20日电 (苗志勇 刘怀英)“今天,我接过蜀道翠云廊古柏保护工作接力棒,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下一步,我将严格落实离任交接‘交树交印’制度,守护好这一方青绿……”2月20日,在蜀道翠云廊古柏保护离任交接“交树交印”仪式上,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汉阳镇党委书记张轩代表本届镇党委对蜀道翠云廊古柏保护作出庄严承诺。

王沪宁主持召开全国政协主席会议

1949年后,台湾当局为安置上百万大陆赴台军人和家眷,在全岛建立大批特殊的聚落——眷村,天南海北的人、腔调、饮食等在此融合,发展出独特的眷村文化。随着时光流转,眷村开始被陆续拆除,为此,在眷村长大的编剧王伟忠抓紧时间整理了120个眷村故事,与剧作家赖声川一起创作了《宝岛一村》。

中国国防部对肯尼亚国防军司令等罹难表达哀悼和慰问

闵行区委常委、闵行海联会会长吴继华表示,闵行海联会基于近年来工作的探索实践,推出首批“闵行区港澳台侨青年文化交流基地”,希望基地成为展示文化的窗口、促进交流的桥梁、联结友谊的纽带,让更多港澳台侨青年在交流互动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从这里走进闵行、了解闵行。

美炒作“中国网络攻击威胁”实为栽赃陷害

“巴刹”(意为集市)、“咖啡乌”(意为黑咖啡)……普通话使用者在马来西亚,几乎都会接触到不少这类“听得懂”却未必“理解得了”的特有词语。

广州破局政商交往“灰色地带”

人民网内罗毕8月15日电 (记者黄炜鑫)肯尼亚肯雅塔大学孔子学院尼山书屋14日揭牌。山东省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李红,肯雅塔大学孔子学院理事会主席伦纳德·基索维、图书馆馆长杰奎琳·梅纳、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周晓东与外方院长莎乐美·尼安布拉出席揭牌仪式。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